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(三)柿饼  (第3/5页)
  “我不管,我就要拜他。”    声小如针落,温东岳却听得分明。他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心中期许的答案,总之一听完,才终于肯昏昏然睡去。    清晨醒来,床侧已无人影,小饭桌上,安静地躺着一个柿饼。    “朝朝盐水幕幕糖,养胃之……”    念了一半才觉无人听,将柿饼揣进袖兜,闭嘴下楼回近郊别院了。    三天后,百泉书院院试开考,又过三天放小榜,取录者一百。    再过一天,下午,封京西南的近郊,百泉书院门口喧闹如市。一顶顶草棚支起来,是学生来投贴拜师了。    书院近十名讲书坐于帐中,草帐一字排开,各相间十米。温东岳带着护卫燕风,因身份贵重居正中,六儒左右各三,其余按职依次排开。    能入书院者绝非等闲,能得几个同道近乡的好学生,丰羽翼富门庭。虽有拉帮之嫌,却也挑的是真才实学。不怪乎讲书们亲临。    学生们着急选老师,老师们也着急选学生。    这原本是放在各讲书私宅里进行,但时间太久,讲书们挑来挑去,学生们选来选去。耗时一月不止,小皇帝听闻,当即拍案。    就地选,答问为主,时间短内容自由。虽环境嘈杂,却能查临时之辩,又可验沉着德行。    于是草棚下,切切辩论声,扬扬诵经声,围观叫好声。伏案疾笔者,垂头苦思者,围观拍手者。    众生百态,世俗万象。    每个讲书前,都排了近乎十人,得通者抱着自己的州籍私件,去书院书办处行登记,再选斋舍,便正式是这书院学生了。   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