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句丽的特产  (第6/7页)
上会更进一步增加,我需要你想办法增加耕牛的产量。”    “幽州天津城一带,以及沧州开始种植小麦,现在的耕牛应该足够了吧!”王玄策疑惑。    “你莫要忘记了,整个河南之地去年发生了水灾,淹没了不少的百姓,我们又从河南之地收纳了不少的百姓。    所以河南之地缺少人力是必然的,河南对耕牛的需求,远远超出了你我想象!”    “我明白了!”王玄策神色严肃,听到李泰的话语,明白了自己身上的重任。    不过王玄策又对李泰询问道,“但河南之地耕种的也是小麦吗,能等到秋天吗?”    “嗯!”李泰点头回答道,“去年水灾后,大量农业学府学子在当地建立了农学社,主要教授得就是小麦种植。    所以今年五月份丰收后,就会开始继续的在当地传授种田技术。    而为了保证秋天当地百姓的耕种,我会给农学社配置一定数量耕牛,帮助百姓耕田!”    “帮助百姓耕田?”听到这话,王玄策倒有几分愕然,却也感叹道,“燕王仁慈。”    “嗯!”李泰点头道,“我只希望农学社能扎根基层为百姓说话而已。”    “但这做得到吗?”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语,却带着几分茫然。    “事在人为,慢慢做就是了!”李泰耸耸肩道,    “让农学社拥有一定程度的资本是必须的,否则不可能帮助到底层百姓。    而耕牛就是用来帮助百姓的最好媒介,相信任何有田亩的百姓,都不会拒绝耕牛的。”    “但若免费给百姓使用,怕会有斗米恩,升米仇之事!”王玄策皱眉道。    “所以,这些耕牛是以租借为主,我可没有说要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